当前位置:老域名哪里购买-玉米号情感文档标准:让战胜情感_理性战胜情感
文档标准:让战胜情感_理性战胜情感
2022-05-27

微软的成为国际标准已有时日,自其成为国际标准之后,业内的反应不一。从中国国内的反应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软件市场的老大金山上周首先表达了对于成为国际标准的支持。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金山的态度表现出了的一面,笔者也认为,作为在领域微软的老对手金山在经历了的沉浮之后,对于产业趋势的判断较之以前已经趋于成熟和,心态更加。与金山相比,我们国内的某些人士和厂商仍旧没有看清全球软件产业日益、融合和互操作的大势,依旧在没有任何市场基础的前提下,以所谓的自家标准固步自封,如此下去,中国软件产业何以参与国际化的竞争?中国的软件产业何以做大做强?

按照某些业内人士的观点,首先将国产办公软件的没落归咎于微软的,并以此作为今日微软标准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根据。在此笔者需要说明的是,回首金山所走过的历程,无论是,还是金山自己,对于由盛至衰的原因更多是由于金山自己的技术和战略失误造成的。金山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软件事业部总经理葛珂曾在接受采访时称,在从时代向时代过渡的时期,很多在时代很成功的公司失去了很多用户,没有跟上发展的都没落了,我们知道的有很多。虽然微软公司在年推出的操作系统一经面世便在商业上取得惊人的成功,但在、年,仍然风行,国内企业大多未能预见到会最终成为市场的主流。葛珂称,年我们意识到时已经晚了。于是金山公司亡羊补牢,在年推出基于的盘古组件。但金山公司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盘古沿袭了平的特点,却没有充分利用新操作系统平台的特点,使很多用户放弃了。从功能上看,盘古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没有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排版功能,使很多用户投向了微软的怀抱。进入年,随着操作系统的普及,通过各种渠道的和成功地将大部分过渡为自己的用户,的发展进入历史最低点。由此可见,金山在产业发展方向判断的战略失误和自己产品开发的落后是其最终没落的根本原因,反倒是因为微软的合理竞争,才使得金山的进入了的时代,并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正是有竞争才有发展。

就在我们某些业内人士仍主张封闭搞自己的标准的时候,为了当今软件产业、融合和互操作的大势,微软已经在线公布了超过页的、和软件接口协议的初步技术文档,显示了其进一步和互操作的诚意,与此同时,(国际标准组织)组建一个新的工作组,专门负责和两者的融合,两个国际标准都已经开始融合的道,我们还有何理由。某些人士的情感可以理解,但不能让情感左右我们的,让我们中国的软件产业在新一轮的、融合和互操作的大潮中再次落伍。令人欣慰的是,以金山为首的中国软件厂商已经开始地面对现实,相信不久会有更多的软件厂商会地加入到、融合和互操作的阵营中,届时,中国的软件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说到互操作,无论是已经成为国际标准的、还是中国的标准,目前都需要通过转换器来实现。早在微软的未成为国际标准前,我们的某些业内人士以微软的转换器不可能实现的转换为由反对微软的成为国际标准,但在微软的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并表示将继续支持中国的标准的时候,某些人士索性称,就算是微软的转换器做得再好也没有任何意义,这种咄咄逼人近乎于无理的要求恰恰了当今软件产业融合和互操作的潮流,这将会使我们的软件产业再次陷于闭门造车的境地,在我们市场、技术都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只会损害中国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的评价是当年金山与微软签订了文档格式的互操作协议,即微软的可以读取,但不知是何原因,金山并未要求自己的可以读取微软的,这就使得金山放弃了与兼容的机会,也许是金山当时的短视和对于自己的过于自信所致。说到互操作,今日的市场形势与当年已经大不相同,微软已经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并且其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但微软仍旧以互操作来支持中国的标准,如果我们依然视而不见,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将有可能再次重复金山多年前犯的致命错误,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金山首先表示了对于微软的支持,看来当年的失误给金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山不想再重复多年前的错误。既然中国的老大都做出了、融合和互操作的姿态,我们国内其他的相关软件厂商还有何理由呢!

也许有业内人士仿效近日中国推行标准的做法,但该人士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的使用并不是强制性的,用户可以选择,即可以用、可以用、或者,是多个选择。这里显然该人士理解上出了偏差,即只准使用符合标准的软件(也就是中国自己的软件),这里先不说我们自己的软件是否已经完全符合我们自己的标准,在目前绝大多数用户,包括的相关部门都在使用微软的情况下,何以让他们转换到别的平台上,迁移的成本考虑了吗?自己的软件真的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吗?笔者认为,恐怕没有任何一家国内的厂商有实力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互操作,让用户来做选择有何不妥吗?难道我们自己的产品就这么怕市场和用户的检验和选择吗,即非要强制使用吗?在此,笔者认为,微软的互操作性协议恰恰给了中国基于标准的软件一个让用户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像某些业内人士所称的让用户没有选择,从这点上看,我们应该感谢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