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域名哪里购买-玉米号探索宇宙流
宇宙流
2022-05-25

爱好围棋的人都知道,日本著名的围棋手武宫正树的棋讲究规模的宏大,可以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受,因而被称之为"宇宙流".那么真正的天上的宇宙流是什么呢?那是描述星系的运动的,其规模,显然非武宫正树的"宇宙流"可比!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研究了星系的运动之后,得出了著名的哈勃公式V=HR,即星系运动的速度与星系的距离成正比.但是后来的观测发现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由银河系,大、小麦哲仑云和仙女座大星云等星系组成的本星系团中一些星系与哈勃的计算值之间有每秒600公里的差值.1973年,天文学家发现在按哈勃公式计算出的运动速度为每秒3500~6500公里的星系有一个约每秒800公里的速度差值,并且被后来红外线波段的观测所证实.

这些与哈勃流速不一致的星系运动,称之为"宇宙流".但天文学家并不想就此收兵,他们希望找出星系宇宙流的规律来,以更好地研究大尺度范围内物质的运动.不过遗憾得很,直到现在为止,呈现在天文学家眼前的宇宙流还是杂乱的.

没有找到规律并不表明没有规律,只要是在宇宙中运动的物质,就一定有章可循.宇宙流所遵从的规律没有找到,说明宇宙流是一种大范围、多原因的运动.一旦这个规律被发现,就必将对人类的整个宇宙观带来深刻的变革.

星系冕

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皇帝穿了被骗子裁缝称之为"愚蠢和不称职的人看不见的衣服"在大街上游行,其实他什么也没穿,出尽了洋相.

可宇宙中就恰恰有这样一种"帽子",它环绕在星系之外,质量巨大,但用一般的方法却看不见,这就是星系之帽——星系冕.

既然看不见,又是怎样发现的呢?这是通过一种间接的方法发现的.1974年初,前苏联塔尔图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对100多个星系的运动速度随机变化进行分析,因为速度变化范围和质量有关,由速度变化范围分析结果发现星系外面尚有一个巨大的质量包层.随后,美国天文学家也证实了前苏联人的这一发现.

星系冕的尺度非常巨大,占据了几十万到上千万光年的空间.星系冕的质量与星系的质量和光度有关,若星系质量和光度越大,那么星系冕的质量就越大.我们银河系的冕的质量约是1000亿个太阳质量.大的星系的星系冕质量可达到银河系冕的10~30倍.

星系冕的发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说明宇宙中物质可能绝大部分是以

15

我们看不见的物质形态存在,形成为可见星系或恒星的,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星系冕的存在,使星系的质量就比原来估计的要大,于是,自吸引力增大,物质更难跑出去,从而星系就可能更稳定.

第2051号小行星

1902年2月16日,张钰哲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他在小学和中学时代,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191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学堂高等科,1923年毕业后即去美国留学.他选择了古老而有趣的天文学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对象,并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于这门学科的研究上.

1925年张钰哲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学习,两年后获硕士学位;接着,他一面在叶凯士天文台作小行星和彗星的照相观测工作,一面继续学习,攻读博士学位.在这期间,他通过连续的观察和计算,成功地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从此结束了小行星由外国人发现的历史,为我国当时极其落后的天文事业争得了荣誉.为了表示对远隔重洋的祖国的怀念,张钰哲把他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中华".

1929年,张钰哲以《有一定平面的双星轨道极轴指向空间的分布》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归国时,他到威尔逊天文台、罗威耳天文台、立克天文台及加拿大维多利亚天文台进行了参观访问,以便回国后在中国创办天文台时有所参考借鉴.

1946年,张钰哲再度赴美考察,观测中发现了一颗新变星,并在美国天文学会年会上宣读了题为《新的食变星的速度曲线》的论文,同时对许多其他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为紫金山天文台的重建做好了准备工作.

南京解放后,张钰哲担任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从1949年底开始,他全身心致力于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研究,开展了小行星轨道测定、摄动计算和改进轨道方面的计算研究.30年来,张钰哲和他领导的行星研究室总共获得了五六千次小行星的成功观测,陆续发现了几百颗星历表上未有编号的小行星,有的已用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省市的名字来命名.

张钰哲以毕生精力致力于祖国天文事业,他治学严谨,事必躬亲,不仅勤于观测,而且勤于理论研究和著作编译工作.

国际天文协会为了表彰他在小行星研究和其他方面的贡献,特意把1976年10月23日美国哈佛天文台所发现的205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以作为永久的纪念.

Tags:宇宙